国学驿站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字典

骿字的意思

骿

骿朗读
读音pián
拼音pian
注音ㄆㄧㄢˊ
部首骨部
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骿 五笔MEUA
部外笔画6 仓颉BBTT 郑码LWUE 四角78241
笔顺读写竖、横折、横折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竖统一码9ABF - 36400

基本解释

1.〔~胁(xié)〕两根肋骨并长在一起。

2.古通“胼”。

康熙字典

骿【亥集上】【骨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部田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蒲眠切,音騈。《說文》幷脅也。晉文公骿脅。《註》徐曰:謂肋骨連合爲一也。骿胝字同,今別作腁,非。《晉語》聞其骿脅,欲觀其狀。《註》骿,幷榦也。《左傳》作駢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骿【卷四】【骨部】

并脅也。从骨并聲。晉文公骿脅。部田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骿胝字同。今别作胼,非。

说文解字注

(骿)骿脅、逗。幷榦也。依左傳正義訂。肉部。脅、膀也。肋、脅骨也。廣雅。榦謂之肋。是脅骨一名榦。故韋注國語云。骿、幷榦也。杜注左傳云。騈脅、合榦也。其字左傳、史記作騈。國語、吳都賦作骿。論衡作仳。騈仳假借字。从骨。幷聲。形聲包會意也。部田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晉文公骿脅。見左傳僖卄三年、晉語。